为什么最好和最丑的照片,总是爱人拍的?

最好的照片是爱人拍的。
——似乎是有这么一种浪漫的说法吧。

因为爱人眼中的你一定是可爱的啊!而沉浸在爱里的人,也总能舒展出柔软的神态。

安达佑实与桑岛智辉的摄影书《我我》,就呈现出这种关于爱的注视,它都不必须是漂亮的,却复杂温柔。(毕竟,最漂亮的还是自拍呀~😉)

2011年,摄影师桑岛智辉开始为女明星安达佑实拍摄写真集,两年半后,作品《私生活》出版。在之后的八年里,这些日常影像集结成百本相册、三万多张照片。

照片中的安达佑实,比起预期中日本美少女的甜美性感,更接近真实,因此收到了不少读者"差评",无从知晓这些照片究竟对两个人的关系起到了怎样的作用。但是在2014年,他们结婚了。

五年后,《我我》出版,这一次,二人一同署名,归类也改为摄影书。135帧影像,偶尔附上几句日记般的手写说明,纪录了结婚第二年到第一个孩子出生的三年间日常,透着私人的氛围与生活的安静。

这些片段的相互注视,似乎是生活象限里的一条条辅助线,带着爱的偏差,定位出两个人在彼此世界里的位置。影像拼凑出了一个答案,回答着那个爱情中每个人都好奇的问题:你眼里的我,是什么样子?

我——安达佑实

作为女明星的安达佑实,3岁就拍广告出道,12岁主演90年代最轰动的日剧之一——《无家可归的孩子》,创下当年全日本电视剧最高收视率。

今年39岁的她,每次公开露面,还会被惊叹“童颜”,成为穿搭复制和仿妆的对象。

一个太了解自己哪个角度好看的人,总是容易不经意的展露出“训练之外”的表情。不过终于,《我我》里面的安达佑实,“不上镜”了。

打哈欠、发呆,还有好多好多吃东西、睡觉的照片,被拍的人漫不经心,翻着书的人也不知怎么跟着松弛了下来,好像是浸入了照片情景里的同一片安全感中:如果是在那个人的注视里,好像做什么都是可以的,都是被爱着的。

那些直视镜头的照片,像是电影里的截图,不止定格了某个闪亮的时刻,还模糊地带着一些前后的剧情,只要点击,就能继续播放生活。

或许是因为安达佑实看的从来不是镜头,而是在看镜头后面的桑岛智辉,在悠长时间里累积的亲密和信任,当然有前因后果。

我——桑岛智辉

作为摄影师的桑岛智辉,毕业于具有代表性地位的武藏野美术大学,拍摄了大量杂志、广告、艺人写真。拍过太多的美人,也深知观众对于美的标准。

如果以写真为标准,《我我》显然是一部集结了大量“废片”的摄影机——镜头下的安达佑实并不年轻完美,也毫不掩饰疲惫和庸常,这些照片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着生活的颗粒感。

生活是那么的状况频出,不是一种甜美漂亮的表情可以应付的。桑岛智辉说,“拍摄安达很愉快”。在距离自己最近的那个人眼中,有趣和愉快的形容,似乎总是比一句“漂亮”,来得温情动人。

《我我》中也有许多“恰好”的照片:身后的花恰好在安达佑实头上,像是戴了顶帽子、两只灯架恰好像两只长长的触角、恰好处在完美对称的背景中……

生活里的小趣味让人会心一笑,不知道该羡慕他们总能遇上“巧合”,还是爱本来就是“我总在看向你”。

我 我

摄影集中有几张特殊的“合照”:镜子或影子里的桑岛智辉、俯拍地板上的安达佑实时他的双脚入镜、或是安达佑实举着他拿相机的手,对着镜子按下快门……

很多时候,已经分不清拍摄的主体和客体,呼应着《我我》书末留下的两行字:“这到底是谁的摄影集?安达佑实?桑岛智辉?”

或许这整本书都是关于二人的合影。即使在那些桑岛智辉没有入镜的照片里,他都以目光追随,以亲密的角度和距离,框出每一个有她的画面。

而从安达佑实的表情和姿态里,也或多或少能想象镜头后他的神情。每一张都有两个人的印记,谁都不曾缺席。

“被看到”是一件很重要的事,它几乎是所有爱情发生的原点——一个人看见了另一个人深处的特别。

《我我》示范了一场更为默契的爱的“共谋”,两个人都主动引导着彼此的视线,邀请对方进入自己的世界。照片以无法辩驳的形式,全然展示出爱人眼中的自己,而那些温柔而动容的影像,从来都是超越了“美丑”评判的无聊。

而关于拍照这件事的雄心壮志,可能就是在爱人的照片中彼此确认:“我知道我很可爱,幸好你也发现了吼!”

愿大家都可以被爱的人拍出那张最最最喜欢的照片❤️